跳到內容
Close menu
主頁
字型大小
EN
简
最新消息
鄉郊保育辦公室
委員會及專家小組
鄉郊保育資助計劃
鄉郊保育資助計劃項目
項目資訊
獲批准項目概覽
鄉郊小型改善工程
活動日程
資源
聯絡我們
常見問題
字型大小
EN
简
選單
最新消息
鄉郊保育辦公室
委員會及專家小組
鄉郊保育資助計劃
鄉郊保育資助計劃項目
項目資訊
獲批准項目概覽
鄉郊小型改善工程
活動日程
資源
聯絡我們
常見問題
鄉郊保育資助計劃項目資訊
項目地點
鴨洲
拉姆薩爾濕地外的后海灣濕地
虎地坳村
鳳坑
鳳園
河上鄉
吉澳
蛤塘
谷埔
荔枝窩
鹿頸
馬鞍山村
米埔自然護理區
梅子林
南涌
拉姆薩爾濕地
西貢
西灣
三椏
沙羅洞
深涌
鎖羅盆
塔門
鹽田梓
榕樹凹
過濾
項目地點
鴨洲
拉姆薩爾濕地外的后海灣濕地
虎地坳村
鳳坑
鳳園
河上鄉
吉澳
蛤塘
谷埔
荔枝窩
鹿頸
馬鞍山村
米埔自然護理區
梅子林
南涌
拉姆薩爾濕地
西貢
西灣
三椏
沙羅洞
深涌
鎖羅盆
塔門
鹽田梓
榕樹凹
項目類別
自然保育管理協議項目
文物建築復修計劃書的擬定
文化復興/復育項目
鄉郊保育及復育研究活動
積極保育項目
圖例:
自然保育管理協議項目
文物建築復修計劃書的擬定
文化復興/復育項目
鄉郊保育及復育研究活動
積極保育項目
項目列表
可持續生態魚塘管理協議計劃
香港魚塘生態保育計劃 (2025-2027)
米埔、大生圍及甩洲魚塘管理協議計劃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 (2021-2024)(2025-2028)
以管理協議方式保育鳳園谷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 (2021-2024) (2024-2027)
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 (2021-2024) (2024-2027)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 及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 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3 - 2026)
拉姆薩爾濕地魚塘保育計劃 (2021-2023)(2023-2025)
香港有魚塘-生態魚塘管理協議計劃 (2021-2023) (2023-2025)
沙羅洞生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育計劃 (2020-2022)(2022-2024)
西灣地區復育計劃 (2020-2023)
提升村落形象: 復修荔枝窩牌樓及拓展週邊公共空間
梅子林復育計劃二期:永續鄉村社區老屋修復計劃
廢墟花園建築景觀微更新:谷埔村老圍樹院宅復育與社區空間活化
谷埔村針灸觸媒計劃:啟才學校附屬建築修復與周邊環境改善
荔枝窩村預防建築環境惡化暨園景改善工程
深涌Haven:大自然、生態與人的皈依
梅子林復育計劃: 實驗性建築復修示範
村越 - 文化連繫鄉村、城市、地域
沙頭角群的創新與可持續鄉村旅遊 : 展示梅子林、谷埔和吉澳獨特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共敍谷埔》於谷埔共創、共享、共學、共樂
馬鞍山村「山屋」實驗計劃
荔枝窩兒童創意遊樂劇場【兒童劇場工作坊+Art Tech演出】
虎地坳村文化復育計劃
古建技藝 ‧ 文化傳承 – 荔枝窩
西貢鹽田梓生態保育應用研究:擴增模型與智能體驗式參與
智慧濕地2.0 - 建立米埔保護區智慧監測網絡
將沙羅洞打造為昆蟲主題的多功能生態公園的概念框架:保育、研究、教育與康樂
遊谷探埔II:透過谷埔田心村建築修復共創並實踐綠色生活體驗
共創旅遊新想像: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可持續旅遊模式行動研究計劃
村里故事 – 鄕郊保育及創新平台 ∣ 村里故事:鄕郊保育及創新互動平台 (第二期)
西貢「鄉郊保育」教育試驗計劃
重塑榕樹凹故事:透過實驗式社區場地及自然文化徑共創鄉郊地方營造
「智慧濕地」– 結合傳統與創新科技的管理
塔門歷史和生態遺產的保育和活化策略:擁有 400 多年歷史的島嶼可持續性案例研究
西貢鹽田梓文化歷史保育及復育研究:社區敍事及公眾體驗式參與
鄉村的互助自理:開拓一個以社區主導的鄉村復育模式
遊谷探埔:從五肚到谷埔河及平原的多學科保育、教育與行動式復育研究
平衡生態體驗:拉姆薩爾濕地以外后海灣濕地試驗
谷埔口述歷史、插畫圖像紀錄計劃:《重聚谷埔:今昔、再延續》
荔枝窩村村民以衛生為主題管理協議
邁向永續性及包容性的香港慶春約七村及谷埔、鳳坑鄉郊保育及復育研究
荔枝窩穿村水上巴士暨綠色水上生態遊探討研究及試行運作
西貢天主教教堂及鄉村文化古道建設計劃
保育與活化:沙頭角客家聚落空間環境的建築與地景研究
偏遠鄉郊舊村持牌食肆可行性研究
慶春約梅子林鄉郊保育及復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
為沙羅洞提供積極生境管理及相關服務 (2024 - 2026)
項目概要
獲批資助的項目總數
56
項目詳細資料
累計獲批的資助金額 (HK$)
325+
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