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項目類型
鄉郊保育及復育研究活動

「智慧濕地」– 結合傳統與創新科技的管理

倡議人: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
地點: 米埔自然護理區

項目介紹

「智慧濕地」項目於米埔自然保護區成功實施並評估了基於物聯網(IoT)技術的監測系統,以提升濕地保育與管理能力。項目證明了物聯網技術在實時監測水位、水質及水牛活動方面的成效。與傳統人工監測相比,物聯網系統的數據收集頻率提升超過200倍,使濕地管理者能更有效地作出決策及優化資源分配。

獲批資助額

HK$2,999,668

項目時期

01/12/2022-30/11/2024

前往方法

1 | 小巴 + 步行|

• 由元朗水車館街乘搭17號紅色小巴到米埔村(於担竿洲路下車),再沿担竿洲路步行約20分鐘前往米埔自然保護區。

2 | 巴士 + 步行|

• 由元朗港鐵站乘搭九龍巴士76K到米埔,再沿担竿洲路步行約20分鐘前往米埔自然保護區。

項目動態

項目已經完成。

項目成果

  • 借助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建立無線電「物聯網」傳感器網絡,物聯網系統用以遙距且持續地收集濕地環境的數據,監測水位、水質和水牛活動,確立了適合水鳥使用的最佳水位、評估換水管理成效,以及了解水牛放牧對植被管理的影響。

  • 透過物聯網系統,能夠及早發現環境異常,支持即時管理應對,例如應對極端天氣影響及保持生境適宜性。

  • 數據分析驗證了物聯網技術在更廣泛保育應用中的可擴展性,並為未來的濕地保育項目提供了參考。該創新方法突顯了物聯網技術在促進香港可持續濕地管理及生物多樣性保育方面的潛力。

項目網站及社交媒體

Project Video

「智慧濕地」項目成果分享
本影片總結項目兩年以來在米埔自然保護區應用物聯網 (IoT)技術。透過應用創新技術,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濕地,並制定長遠策略提升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