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項目類型
自然保育管理協議項目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 及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 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3 - 2026)

倡議人: 長春社
地點: 河上鄉

項目介紹

此項目共有兩期,該兩期項目在河上鄉一帶以生境管理模式保育雀鳥、兩棲類及有鄉郊特色的景觀,以及推廣自然保育。項目亦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對本地農業、濕地保育和農地生態的認識,從而傳遞 「人鳥和諧」的訊息。

獲批資助額

項目時期1: HK$11,565,739.8
項目時期2: HK$12,076,995

項目時期

項目時期1: 01/09/2020 - 14/10/2023
項目時期2: 15/10/2023 - 14/10/2026

管理措施

• 淺水生境:水位控制和開放水域生境管理
• 稻田:水稻種植
• 管理強度較低的濕田:種植睡蓮、蓮花、水竹、美人蕉、慈姑和馬蹄,無需勞工密集管理
• 管理強度高的農田:以傳統方式生產蔬果為主,需勞工密集管理的農田。項目會推廣於田邊種植、不用農藥和化肥、轉用環保方式控制蟲害及多用堆肥等。
• 風水林:樹木護理和監測
• 物種監測
• 可持續生態農業產品推廣
• 生態旅遊、夜間導賞、農業工作坊、展覽和年度自然五感活動
• 學校參與項目和公民保育項目

前往方法

1 | 小巴 + 步行 |

• 由上水港鐵站外乘搭51K綠色專線小巴到河上鄉總站,再步行前往

項目動態

(25/2/2024)河上鄉項目獲邀請在新界魚塘節嘉年華設立推廣攤位,向市民介紹其保育工作。

項目成果

為全港約4成的雀鳥品種提供重要棲息地和覓食地,主要為濕地和農田雀鳥,當中包括不少稀有和瀕危品種。

為全港約4成的兩棲類品種提供穩定的棲息地。

提升公眾對本地農業、濕地保育和農地生態的認識,從而傳遞 「人與自然和諧」的訊息。

項目網站及社交媒體

項目故事

過濾

項目影片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
項目以生境管理模式保育雀鳥、兩棲類及有鄉郊特色的景觀,以及推廣自然保育。項目亦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對本地農業、濕地保育和農地生態的認識,從而傳遞 「人鳥和諧」的訊息。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稻草工作坊
市民在自然導師的指導下,發揮創意,利用在河上鄉收集到的稻草,創作有趣的藝術作品。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稻草工作坊
市民在自然導師的指導下,發揮創意,利用在河上鄉收集到的稻草,創作有趣的藝術作品。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園綠國度
以歌唱方式介紹河上鄉。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0-2023)]-戲劇
以戲劇方式介紹河上鄉。
[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2023-2026)]-[一齊種米]宣傳片
一起來探索河上鄉種米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