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lose menu
主页
字型大小
EN
繁
最新消息
乡郊保育办公室
委员会及专家小组
乡郊保育资助计划
乡郊保育资助计划项目
项目资讯
获批准项目概览
乡郊小型改善工程
活动日程
资源
联络我们
常见问题
字型大小
EN
繁
菜单
最新消息
乡郊保育办公室
委员会及专家小组
乡郊保育资助计划
乡郊保育资助计划项目
项目资讯
获批准项目概览
乡郊小型改善工程
活动日程
资源
联络我们
常见问题
乡郊保育资助计划项目资讯
项目地点
鸭洲
拉姆萨尔湿地外的后海湾湿地
虎地坳村
凤坑
凤园
河上乡
吉澳
蛤塘
谷埔
荔枝窝
鹿颈
马鞍山村
米埔自然保护区
梅子林
南涌
拉姆萨尔湿地
西贡
西湾
三桠
沙罗洞
深涌
锁罗盆
塔门
盐田梓
榕树凹
过滤
项目地点
鸭洲
拉姆萨尔湿地外的后海湾湿地
虎地坳村
凤坑
凤园
河上乡
吉澳
蛤塘
谷埔
荔枝窝
鹿颈
马鞍山村
米埔自然保护区
梅子林
南涌
拉姆萨尔湿地
西贡
西湾
三桠
沙罗洞
深涌
锁罗盆
塔门
盐田梓
榕树凹
项目类别
自然保育管理协议项目
文物建筑复修计划书的拟定
文化复兴/复育项目
乡郊保育及复育研究活动
积极保育项目
圖例:
自然保育管理协议项目
文物建筑复修计划书的拟定
文化复兴/复育项目
乡郊保育及复育研究活动
积极保育项目
项目列表
可持续生态鱼塘管理协议计划
香港鱼塘生态保育计划 (2025-2027)
米埔、大生围及甩洲鱼塘管理协议计划
荔枝窝自然管理协议 (2021-2024)(2025-2028)
以管理协议方式保育凤园谷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内具高生态价值的私人土地 (2021-2024) (2024-2027)
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续乡村计划 (2021-2024) (2024-2027)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塱原河上乡自然保育管理计划 (2020-2023) 及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河上乡自然保育管理计划 (2023 - 2026)
拉姆萨尔湿地鱼塘保育计划 (2021-2023)(2023-2025)
香港有鱼塘-生态鱼塘管理协议计划 (2021-2023) (2023-2025)
沙罗洞生境及生物多样性保育计划 (2020-2022)(2022-2024)
西湾地区复育计划 (2020-2023)
提升村落形象: 复修荔枝窝牌楼及拓展周边公共空间
梅子林复育计划二期:永续乡村社区老屋修复计划
废墟花园建筑景观微更新:谷埔村老围树院宅复育与社区空间活化
谷埔村针灸触媒计划:启才学校附属建筑修复与周边环境改善
荔枝窝村预防建筑环境恶化暨园景改善工程
深涌Haven:大自然、生态与人的皈依
梅子林复育计划: 实验性建筑复修示范
村越 - 文化连系乡村、城市、地域
沙头角群的创新与可持续乡村旅游 : 展示梅子林、谷埔和吉澳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共叙谷埔》于谷埔共创、共享、共学、共乐
马鞍山村「山屋」实验计划
荔枝窝儿童创意游乐剧场【儿童剧场工作坊+Art Tech演出】
虎地坳村文化复育计划
古建技艺 ‧ 文化传承 – 荔枝窝
西贡盐田梓生态保育应用研究:扩增模型与智能体验式参与
智慧湿地2.0 - 建立米埔保护区智慧监测网络
将沙罗洞打造为昆虫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公园的概念框架:保育、研究、教育与康乐
游谷探埔II:透过谷埔田心村建筑修复共创并实践绿色生活体验
共创旅游新想像: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可持续旅游模式行动研究计划
村里故事 – 鄕郊保育及创新平台 ∣ 村里故事:鄕郊保育及创新互动平台 (第二期)
西贡「乡郊保育」教育试验计划
重塑榕树凹故事:透过实验式社区场地及自然文化径共创乡郊地方营造
「智慧湿地」– 结合传统与创新科技的管理
塔门历史和生态遗产的保育和活化策略:拥有 400 多年历史的岛屿可持续性案例研究
西贡盐田梓文化历史保育及复育研究:社区叙事及公众体验式参与
乡村的互助自理:开拓一个以社区主导的乡村复育模式
游谷探埔:从五肚到谷埔河及平原的多学科保育、教育与行动式复育研究
平衡生态体验:拉姆萨尔湿地以外后海湾湿地试验
谷埔口述历史、插画图像纪录计划:《重聚谷埔:今昔、再延续》
荔枝窝村村民以卫生为主题管理协议
迈向永续性及包容性的香港庆春约七村及谷埔、凤坑乡郊保育及复育研究
荔枝窝穿村水上巴士暨绿色水上生态游探讨研究及试行运作
西贡天主教教堂及乡村文化古道建设计划
保育与活化:沙头角客家聚落空间环境的建筑与地景研究
偏远乡郊旧村持牌食肆可行性研究
庆春约梅子林乡郊保育及复育之参与式行动研究
为沙罗洞提供积极生境管理及相关服务 (2024 - 2026)
项目概要
获批资助的项目总数
56
项目详细资料
累计获批的资助金额 (HK$)
325+
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