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仔田
梅子林曾經盛產梅子,然而到了1960至70年代,隨著本地市場對年桔的需求大增,桔樹便成為梅子林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每逢農曆新年前,村民會將年桔修剪成連枝帶葉的「對桔」,並配以對聯和芹菜,用作祭祀,祈求來年平安吉祥。由於市場需求甚大,村民會聘請工人協助採摘年桔,並運往市區銷售。當年每磅年桔可售20元,據悉曾有一年村民單靠賣年桔,收入便高達13萬元,那是梅子林最輝煌的年代。
然而,隨着80年代經濟起飛,較低價的國內農作物湧入,梅子林的果園逐漸失去競爭力。村民紛紛離村尋求其他機會,梯田亦逐漸被荒廢。
隨後,在鄉郊保育資助計劃的支持及梅子林村長的帶動下,村民與義工團隊合力於當地開墾農田種植柑、桔樹,讓土地再次綻放生機,及同時解決雜草問題。透過這個過程,義工們亦能接觸大自然,體驗農耕樂趣,參與活化村落的過程。如今的桔仔田,是入村映入眼簾的一道風景,既是梅子林繁盛一時的象徵,也標誌着復村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