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半岛、客家人和天主教
早在1864年,已有来自意大利的神父来到香港传教,并在西贡定居。传教士多以步行或乘船方式到访各个村落,并向当时主要居住在西贡的客家人宣扬天主教的信息。
盐田梓、赤径、大浪等村是最早接触天主教的地方,并在1860年代开始兴建小堂,为第一批教徒施洗。其中,赤径的“圣家小堂”和大浪村的“圣母无原罪小堂”是最早建立、西贡半岛中规模最大、教徒最多的小堂,曾经是一个独立堂区,管理西贡半岛乡村的其他小堂。西贡半岛的十教堂多为简单的客家民居式建筑,除了正门上方的门额和十字架外,小堂外貌与一般客家村屋民居无异。有些小堂可能是由村民奉献自己的村屋给教会作为圣堂之用。
在日常生活中,神父会在西贡村民受到侵扰时提供协助,带领村民组建自卫队。神父还会学习客家话,以客家话传授教义。他们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例如向村民发放治疗牛痘、天花和感冒等致命疾病的药物,提供牛奶、面条和菜油等基本日常所需食物,使居民逐渐对天主教产生好感,甚至有些原本信奉海神、天后等民间宗教的村落,全村皈依改信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