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村屋历史
项目所修复的三间村屋,均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昔日村民的生活点滴,见证荔枝窝村的历史。
其中一间是历史悠久的百年小屋:
「呢间屋1905年以前已经喺度,曾经有两层,有厨房无厕所,睡房在阁楼。以前无窗,屋内非常暗。50年代加咗依家墙上慨3个窗。」—屋主曾宪均
另一间则是过去的祠堂:
「几百年前呢度曾经系姓郑慨祠堂,以前荔枝窝系杂姓村,有姓陈、姓张、姓简都有呀!后来我阿爷买咗之后,用嚟做咗闲屋。」 — 屋主汉民叔
「以前我太爷又捕鱼又耕田,虽然当时系穷人,但系我哋仲可以卖豆腐、芽菜呀。呢间屋用嚟摆嘢、养猪养牛,鱼网农具都喺度。」 — 屋主三民叔
还有一间充满回忆的半塌老屋,经过修复后屋顶的木梁得到了「重生」:
「民宿前面呢度以前有屋顶,系一面墙,老人家会冬天坐麻石上晒太阳同倾计,夏天太热唔会坐。」— 春哥
为让公众能对传统客家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乡村花园特意在不同位置设立标示牌,介绍昔日客家村屋的结构、布局和基本住宅功能,细说当中的历史和村民的日常起居生活。大家不妨亲身前往乡村花园,寻找标示牌,探索荔枝窝村往时的生活面貌,了解村屋的故事。